后附子的功效与作用

走而不守、回阳救逆均是指附子功效而言。附子辛甘,热,有毒。入心、脾、肾经。功效: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除湿。主治:阴盛格阳,大汗亡阳,吐利厥逆,心腹冷痛,脾泄冷痢,脚气水肿小儿慢惊,风寒湿痹,踒躄拘挛,阳萎,宫冷阴,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。1、回阳救逆:有较强之回阳作用。用于畏寒、肢冷、脉微欲绝之虚脱。2、补火助阳:附...

走而不守、回阳救逆均是指附子功效而言。

附子辛甘,热,有毒。入心、脾、肾经。

功效: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除湿。

主治:阴盛格阳,大汗亡阳,吐利厥逆,心腹冷痛,脾泄冷痢,脚气水肿小儿慢惊,风寒湿痹,踒躄拘挛,阳萎,宫冷阴,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。

1、回阳救逆:有较强之回阳作用。用于畏寒、肢冷、脉微欲绝之虚脱。

2、补火助阳:附子辛热,其性走而不守,能通行十二经,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,尤能补益肾阳。

3、祛寒止痛:本品大热,祛寒力强,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、泄泻,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。

《本草正义》:"附子,本是辛温大热,其性善走,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,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,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,彻内彻外,凡三焦经络,诸脏诸腑,果有真寒,无不可治。

《本草正》:"附子,因其善走诸经,故曰与酒同功,能除表里沉寒,厥逆寒噤,温中强阴,暖五脏,回阳气,格阳喉痹,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,小儿慢惊等证。大能引火归源,制伏虚热,善助参、芪成功,尤赞术、地建效,无论表证里证,但脉细无神,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。"

《本草经读》:"附子,味辛气温,火性迅发,无所不到,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。

“误药大汗不止为亡阳,仲景用四逆汤、真武汤等法以迎之。吐利厥冷为亡阳,仲景用通脉四逆汤、姜附汤以救之。且太阳之标阳,外呈而发热,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阴而热已;少阴之神机病,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脉生,周行通达而厥愈。”

《本草汇言》:"附子,回阳气,散阴寒,逐冷痰,通关节之猛药也。诸病真阳不足,虚火上升,咽喉不利,饮食不入,服寒药愈甚者,附子乃命门主药,能入其窟穴而招之,引火归原,则浮游之火自熄矣。凡属阳虚阴极之侯,肺肾无热证者,服之有起死之殊功。"

1、附片即附子片,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,具有补火助阳、回阳救逆、散寒止痛的功效,常用于亡阳虚脱、肢冷脉微、胸痹心痛、虚寒吐泻、肾阳虚衰、脘腹冷痛、阳痿宫冷、阴寒水肿、寒湿痹痛等。现附子还可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、治疗冻疮。据现代研究显示,附子具有强心、扩张血管、保护心肌、升高血压、促进能量代谢、抗炎、镇痛等药理作用。附子有毒,使用时应注意,如果服用不当,会出现口舌及四肢及全身麻木、流涎、恶心呕吐、腹泻、头昏眼花、呼吸困难、手足搐搦、心律失常等中毒反应,严重者,可死于呼吸衰竭。此外孕妇及阴虚阳盛、真热假寒证者禁止服用;服药时不宜饮酒;不能与反半夏、白蔹、瓜蒌、白及、贝母等药物同时服用。由于药物有较高的毒性,使用前请务必咨询医生。

2、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解皓审核

附子是一种常见药材,属于中药之一。别名乌头、铁花、五毒等。附子主要分布于中国:四川、湖南、湖北等地区。附子具有抗心律失常、散寒止痛、抗炎、壮阳益气、抗休克、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。附子能治疗的疾病有月经不调、疮疡、脚气、肿痛等。因为附子含有毒性,如果需要服用附子,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