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榆作用与功效

1、黄芩性味苦寒,苦能燥湿,寒能清热,所以黄芩被称作清热燥湿药。该药功效广泛,主要效用是清湿热,泻肺火,止血,安胎。主治伤寒少阳病:寒热往来,烦躁;肺经湿热:咳嗽,咳吐黄痰;胃肠湿热:黄疸,腹痛泄泻;肝热上炎:头痛,目赤肿痛;毒热壅盛:痈疽,疔疮,红肿疼痛;怀孕有热:胎动不安;热迫血行:吐血,衄血,便血,崩漏下血;湿热下注:尿频,尿急,尿痛,小便浑浊黄赤等。故《别录》中说黄芩:“疗痰热胃中热...

1、黄芩性味苦寒,苦能燥湿,寒能清热,所以黄芩被称作清热燥湿药。该药功效广泛,主要效用是清湿热,泻肺火,止血,安胎。主治伤寒少阳病:寒热往来,烦躁;肺经湿热:咳嗽,咳吐黄痰;胃肠湿热:黄疸,腹痛泄泻;肝热上炎:头痛,目赤肿痛;毒热壅盛:痈疽,疔疮,红肿疼痛;怀孕有热:胎动不安;热迫血行:吐血,衄血,便血,崩漏下血;湿热下注:尿频,尿急,尿痛,小便浑浊黄赤等。故《别录》中说黄芩:“疗痰热胃中热,小腹绞痛,消谷,利小肠,女子血闭,淋露下血,小儿腹痛”。

2、新老黄芩功效也有差别:老根叫枯芩,体轻中空,入肺,善泻肺上焦之火;新根内实,叫子芩,又叫条芩,入大肠,下行泻大肠下焦之火。

3、清热泻火多生用黄芩,用于止血或避免其苦寒伤胃可炒用。欲增强清除上部火热功效时,可酒炒用。黄芩配柴胡退寒热、除风热、有清透之功;配芍药治下痢;配桑白皮泻肺火;配白术安胎。

4、黄芩、黄连、黄柏三味,均为苦寒泻火燥湿之药,亦常同用,如三黄石膏同用,治表里火热。但三者功用又有差别,黄芩偏于泻上焦肺火;黄连偏于泻中焦胃火;黄柏偏于泻下焦相火。三黄用于热病,必须湿热内盛;若温病初起,不可轻用,因温病最易化燥伤津,三黄枯燥是不适合的。

5、凡脾胃虚寒,无湿热实火及孕妇胎寒下坠,脉迟弱者均不宜用黄芩。

1、传统的功用就是:凉血除蒸,清肺降火。主治阴虚潮热,骨蒸盗汗,肥热咳嗽,咳血衄血,血热消渴等。下面就说一种新用,举例说明,让大家见识一下地骨皮的神奇。

2、2005年8月,我下班回来,看见老伴用手捂着腮,没精打采的坐在椅子上,她说是牙痛,像触电一样放射到上去头部,半边头象针扎一样的刺痛,我问她你没有用白酒含在嘴巴里止痛吗?她回答说,含了也没用,还说用了退热止痛散也没有一点作用……我说牙痛小意思,我马上去药房抓服药回来你吃就可以了。

3、去到药店,马上书写一方:怀牛膝,代赭石,生地,元参各30克,2剂。回来后马上煎给她服。

4、两小时过去了,一点缓解的迹象也没有。心里想:这是牙仙丹合张锡纯<医学衷中参西录>中牙痛方的合方,一般服后两小时内即见痛减,用了几例,快者一剂即愈,最多服三剂,本方治疗牙痛的特点是无需问虚实。今次怎么没有效果呢?惨了,老猫烧须了,把话说得太满了。呵呵呵……还好她牙痛说不了话,要不然非给她一顿臭骂不可。

5、我连忙让她张开嘴巴检查一下牙齿的情况,看见右大牙一个牙齿有个洞,坏了,是牙髓炎,大意了。

6、于是连忙开车去药房抓药,处方:地骨皮100克。回来后马上给她煎药,浓煎至50-70毫升左右,等煎完药后已经是晚上的十点了,于是用棉花沾了药水放于牙洞处,让她咬实,结果一分钟也没有就立即止痛了。如此快的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,看来地骨皮这味药不可小看。也为自己的鲁莽感到后悔,没有详细检查清楚就用药,这就是鲁莽的代价。

7、后来也用于两个得了牙髓炎的朋友身上,同样是一分钟内止痛。

8、地骨皮的功用还有很多,如用于糖尿病、原发性高血压、下肢溃疡、过敏性皮肤病等,都有良好的功效。

9、使用注意:脾虚便溏或外感风寒发热者不宜使用。

这个药物主要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,用于提升白细胞进行治疗。不过,对于白细胞减少症来说,上述的药物一般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选择的。主要是采用利可君等等药物进行治疗。倘若你现在初步检查发现白细胞减少,则可以到当地正规的医院挂血液科就诊,在进行血常规的复查检查,必要时还可以考虑进行骨髓穿刺的检查,综合检查的结果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