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酒芍的功效与作用

归芍地黄丸是地黄丸家族的一员,主要用于肝血虚证,包括高血压、慢性肾炎、慢性肝炎、月经不调等属于肝血虚的情况,表现为心烦多梦,容易惊恐,头晕目眩,耳鸣,口舌干燥,午后阵阵发热,腰腿酸痛,足跟疼痛等,常见于中老年人、长期加班的白领、产后女性群体。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,增加了当归和白芍,出自明代张景岳《景岳全书》,包含中药有当归、酒白芍、熟地黄、酒萸肉、牡丹皮、山药、茯苓...

归芍地黄丸是地黄丸家族的一员,主要用于肝血虚证,包括高血压、慢性肾炎、慢性肝炎、月经不调等属于肝血虚的情况,表现为心烦多梦,容易惊恐,头晕目眩,耳鸣,口舌干燥,午后阵阵发热,腰腿酸痛,足跟疼痛等,常见于中老年人、长期加班的白领、产后女性群体。

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,增加了当归和白芍,出自明代张景岳《景岳全书》,包含中药有当归、酒白芍、熟地黄、酒萸肉、牡丹皮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。

归芍地黄丸中成药,已隐去厂家品牌

1、眩晕:常见头晕耳鸣,目眩口干,心悸心慌,腰膝酸软,午后低热。

2、内伤发热、阴虚发热:常见午后阵阵发热,或夜间发热,盗汗烦躁,手脚心热,失眠多梦,盗汗,口干咽燥;舌红,或有裂纹,苔少甚至无苔。

3、胁肋痛:常见两肋下疼痛,头晕耳鸣,手脚心热,虚汗疲累,口舌干燥。

4、女性崩漏:常见月经量多,手脚心热,腰膝酸软,劳累则腰痛。

1、高血压、慢性肾炎:现代常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属肝肾两亏、阴虚血少型,症状为头晕目眩,耳鸣口干,心慌,午后阵阵发热。

2、慢性肝炎:也常用于慢性肝炎属肝血虚证,症状为头晕口干,手足心热,虚汗身疲,口舌干燥,耳鸣及两肋骨下作痛。

3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:女子肝血虚,常见产后、病后身体虚弱,劳累则腰痛,手脚心热,腰膝酸软,月经量多。

1、归芍地黄丸感冒时忌用,不宜与感冒药同服。

1、一、熟地黄:甘,微温。人肝、肾经。补血滋阴,益精填髓。用于血虚萎黄,心悸怔忡,月经不调,崩漏下补肝肾阴虚,腰膝酸软,骨蒸潮热,盗汗遗精,内热消渴,眩晕耳鸣,须发早白。熟地黄有多种炮制加工品,主要分为清蒸和加辅料蒸,功效略有不同:

2、熟地黄:生地黄经过黄酒炮制后,药性由寒转温,味道由苦转甜,功效由清转补,主补阴血,并可借酒力行散,起到行药势、通血脉的作用,用于血虚证。

3、炒熟地:系熟地黄片炒至微焦为度入药者。功效与熟地同,咪甘性温,腻性稍减,宜用于温补方。

4、熟地黄炭:系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。炮制方法用炒炭方法和煅炭方法。炮制为增加止血作用。功能滋阴养血,补血止血。用于咯血吐衄,便血尿血,崩漏,肠风下血兼血虚者。

5、姜制熟地黄:系熟地用鲜生姜汁和水适量喷匀后,微炒至姜汁吸干而入药者。古时多用,现已少用。各种痰湿不利者,需用熟地而嫌其滋腻时当采用本品为好。

6、砂仁拌熟地:系熟地片用砂仁末拌和至表面均匀挂有药末而人药者,此可防其性腻。今之医者为防其性腻,往往临证用熟地时,于方中适加砂仁而代之。

7、二、黄精:甘,平。入脾、肺、肾经。气之薄者,阳中之阴。补气养阴,健脾润肺益肾。用于脾胃气虚,体倦乏力,胃阴不足,口干食少,肺虚燥咳,劳嗽咯血,精血不足,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,内热消渴。黄精又分制黄精与酒黄精:

8、制黄精:古代医家认为,黄精生用刺激咽喉,故大多经蒸制后入药,称熟黄精,亦称制黄精。尤以九蒸九曝后呈黄黑色、味甚甘美者最佳,称乌黄精或甜黄精。蒸制后既消除了对咽喉的刺激,又加强了补益作用。

9、酒黄精:系净黄精洗净后用酒拌匀,隔水炖制;或与酒、黑豆等辅材一同蒸制后切片晒干入药者,又称炙黄精。酒制可助药力而通经络,适用于肾虚精损、血脉不和之骨节疼痛,筋骨软弱者;亦可配伍秦艽、独活、桑寄生、杜仲等药治疗风湿痹症之肾虚者。另外,黄精一药性较滋腻,易助湿邪,酒制后得酒之辛散,补而不腻,为脾虚者所宜。

中药珍珠母,别名又叫做真珠母、明珠母等。本品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、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。去肉,洗净,干燥。三角帆蚌:略呈不等边四角形。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。后背缘向上突起,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。壳内面外套痕明显;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、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。左右壳均具两枚拟主齿,左壳具两枚长条形侧齿,右壳具一枚长条形侧齿;具光泽。质坚硬。气微腥,味淡。具有平肝潜阳,定惊明目。用于头痛眩晕,烦躁失眠,肝热目赤,肝虚目昏的功效与作用。

①《医学大辞典》:"甘咸,冷,无毒。"

②《饮片新参》:"咸平,凉,微腥。"

【归经】《医学大辞典》:"入心、肝两经。"

【功能主治】平肝,潜阳,定惊,止血。治头眩,耳鸣,心悸,失眠,癫狂,惊痫,吐血,衄血,妇女血崩。

①《医学大辞典》:"滋肝阴,清肝火。治癫狂惊痫,头眩,耳鸣,心跳,胸腹腆胀,妇女血热,血崩,小儿惊搐发痉。"

②《饮片新参》:"平肝潜阳,安神魂,定惊痫,消热痞、眼翳。"

③《吉林中草药》:"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崩漏。"

①治肝阳上升,头晕头痛,眼花耳呜,面颊燥热:珍珠母五钱至一两,制女贞、旱莲草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图谱》)

②治心悸失眠:珍珠母五钱至一两,远志一钱,酸枣仁三钱,炙甘草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常用中草药图谱》)

③治内眼疾患(晶体混浊,视神经萎缩):珍珠母二两,苍术八钱,人参一钱。水煎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三、珍珠母生品与炮制品的区别应用

1、珍珠母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灰屑,打碎。

2、煅珍珠母:取净珍珠母置适宜容器内,用武火加热,煅至酥脆,取出放凉。打碎或研粉。

珍珠母味咸,性寒。归肝经、心经。具有平肝潜阳,定惊,明目的功能。

生珍珠母偏重于平肝潜阳,定惊安神。用于头痛眩晕.烦躁失眠,肝热目赤,肝虚目昏。

煅后质地酥脆,细研吞服,偏于收涩制酸,可治胃酸过多、湿疮、出血等症。

(1)肝阳上亢:常与酒白芍、生地黄、龙齿等同用,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,可用于肝阳上亢,头晕头痛,目眩耳鸣,烦躁失眠,如甲乙归藏汤(《医醇》)。

(2)惊悸失眠:常与远志、酸枣仁、炙甘草同用,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,可用于肝阳上攻,心悸怔忡,烦躁不安,睡卧不宁等症(《中国动物药》)。

(3)目赤目昏:常与青葙子、苍术、菊花等同用,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,可用于肝虚目昏,夜盲,目赤羞明等症。

(1)湿疮瘙痒:可单味研末,外敷患处,或与青黛、冰片研末,调敷,具有收湿止痒的作用,可用于湿疮溃疡,瘙痒不堪,久不敛口等症(《新编秘方验方汇海》)。

(2)吐衄血崩:常与白茅根、茜草、血余炭等同用,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,可用于气虚不能摄血的吐血、崩漏等症。

珍珠母从宋代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,近年来各地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研粉生用和煅法。生珍珠母饮片,多打碎成粗颗粒,其药材的性状、成分没有改变,但因其质地坚硬,不溶与水,体积较大,表面积过小,即使打碎先煎,有效成分也难以煎出,入药难以收到效果。而煅珍珠母,煅后质变酥脆,便于粉碎和煎出药效。

为您推荐